我校举办国际文艺理论的中国议题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发布者:邸平作者:发布时间:2020-07-03浏览次数:797

兰蕙九畹,弦歌不辍,甲子峥嵘华彩慕;舸舰千发,奋进争先,六秩风正扬帆时。202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年。值此校庆之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特于620-21日在江苏格冠生态园召开“国际文艺理论的中国议题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出版机构的20余位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西方文艺理论的缘起与影响、中国人文学科的学科反思、改革开放四十年西方理论的中国议题和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展望等主要议题展开讨论,为追求理论创新的国际文艺理论的中国议题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本次研讨会由文学院院长吴志杰教授主持。我校社科处处长蒋明敏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终身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刘康教授分别致开幕词。蒋明敏教授首先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汇报了学校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双一流建设目标。指出文学院组织召开的“国际文艺理论的中国议题学术研讨会”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讲话背景下,响应学校号召,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突出文学研究中的中国意识而举办的研讨会,在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大会中,与会专家学者从文艺理论领域出发,追问思想史、大历史、现代性、普适论与特殊论等议题,探究文艺理论视角下中国议题的缘起、症候和表征,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刘康院士首先就“西方理论的中国议题”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文艺理论是一个从话语和范式的角度来思考西方理论的中国议题的直接平台,要把中国议题视为西方理论之中的内在问题,通过举历史文化、元批评之纲,张中国文论的各种问题之目。


 

紧接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就西方学术方法对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创立的影响发表个人观点。他认为,在学习西方学术方法、中西互相参证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和文学批评观的特征和独特价值。随后,南京师范大学李玮教授1930年代末的“民族形式”进行谱系化分析,指出“民族形式”以“前现代中国”“文化本位中国”为他者,将国际体系中“阶级-民族”的理论转化为以形式聚合民族的话语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探讨了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和后殖民主义的问题。她认为,少数民族影像历史研究与新中国少数民族平等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这一视野的缺失是众多问题的根源。上海大学社科处处长曾军教授发表了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初期的理论旅行及其引发的理论问题的讲话。“西马东渐”是马克思主义全球流变的重要现象之一,部分参与了新中国初期的文论建设,也为80年代后对西马文论的大规模译介做了相应的准备。

上海市“曙光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王向民教授认为,1952年院系改革及其随后的调整,是一次试图以正规化大学为载体的、国民文化革命为指向的思想知识运动,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后来的高等教育、社会变革,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武汉大学当代思想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松教授,分析了中外文学理论影响模式的历史语境,考察了不同模式的性质和特点,追溯了中外文学理论教材的观念与思路。

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杨建刚教授发表了题为《文艺政策、理论与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再思考》的演讲。他指出,对中国当代文论中的政策话语及其批评效应的考察,可以成为回顾和反思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在逻辑的重要维度。华东师范大学吴娱玉副教授从历史、谱系学角度探讨后殖民理论对中华民族议题的影响。她认为后殖民主义理论中国的民族元素与中国本土的民族意识结合,滋生了“民族主义”的文化批评模式,中国语境下的后殖民主义应该从中国性中汲取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张俊丽博士探讨了巴赫金理论的中国化,并借助刘康院士对巴赫金理论的研究做出了新的阐释。上海交通大学毛雅睿博士梳理了新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新批评作为现代思想资源,对当今中国的文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应将新批评纳入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建构中。最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院长吴志杰教授探讨了翻译理论的中国议题及其解决方案,指出翻译理论的中国议题具有两个研究向度:一是对中国翻译实践的批评与讨论,二是针对进入中国视野的翻译理论本身的元批评。



闭幕式由吴志杰院长主持,刘康教授作总结发言。刘康教授对本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回顾西方理论话语体系与方法所呈现的中国议题,旨在认识理解现当代中国人文与社会思想的历史脉络。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种思想与理论大举进入中国,融入中国的语境与历史,我们应当在坚持中国立场的前提下,积极与国际知识界展开对话。此次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