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中心、文学院联合举办本学期第四场明德文化讲堂

发布者:邸平作者:文/蔡永华 图/陈诺 姜舒发布时间:2021-05-08浏览次数:538


为了向广大师生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广大师生文化自信和文学素养,4月14日下午,人文艺术教育中心与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明德文化讲堂在文德楼N401如期举行。本期讲堂赵超副教授讲解苏东坡的炼成之道及其当代意义,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鹏飞主持。

“云山不改色,江月解分身”语出苏轼《次韵赠清凉长老》“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这是苏轼对于人生有常有变的深刻体悟,面对生活中的变与不变,始终坚守着自我内心的正确价值追求,不随波逐流,不折于世。

赵超老师从苏轼的人格入手,通过其作品窥其思想变化及其修炼过程。苏轼人格形成之主客观原因有二一是其严格的家庭教育。其父苏洵寄厚望于苏轼,甚而在取名上亦极为重视二是时代玉成。苏轼试礼部时,因《刑赏忠厚论》得欧阳修赏识。中自创一典“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得知真相的欧阳修不仅没有责怪苏轼,反而称赞其举一反三,豪不嫉贤妒能,甚至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宋仁宗与宋神宗亦对苏轼大加赞赏,称之为天下奇才。

如此全才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却并非坦途,他的仕途大抵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道阻且长。苏轼因与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和导致仕途受阻,在与吕惠卿任主考官时,激了与变法派的矛盾,惨遭构陷,被贬黄州。

二是东坡归来。贬官黄州,是苏轼到苏东坡的转折点。元丰四年,苏轼获得郡城东门外小山坡上一块废弃的营地,带领全家老小开荒种田,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农民。此时的苏轼,超然物外,静心享受生活中的美,如东坡肉就是他超然的外延之一。

三是东山再起。元丰七年,神宗觉变法无望后调和两党矛盾,起用苏轼。元丰八年,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召司马光入京任宰相,重用苏轼。此时苏轼已认识到部分新法的益处而主张对新法有所保留,如此则与变法守旧两派皆有矛盾,而哲宗亲政后继承神宗施政方针大力施行新法,苏轼被贬更为偏远的惠州和儋州

四是浴火重生。苏轼在被贬岭南后,思想上进入了彻底的超脱之境。“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便是一个绝佳的展现。苏轼于生活中寻得了了自我的解脱之道,与俗世和解,还心之宁静。苏轼的自洽令其反对者不满而再进谗言,终始苏轼贬至儋州。在儋州的苏轼仍不改其性,旷达乐观,即便言语不通仍可与黎族人为友,勤恳务实,超脱自持。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的诗理趣与情韵兼胜,他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在宦海浮沉中他努力探求“变”与“不变”的人生真谛,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在每一次坎坷和贬谪之后,他都变得更加从容、洒脱和智慧,他的一生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一生,这对于后世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或许也正是我们今天品读苏东坡的最大意义所在。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赵超老师亦寄语广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流言与挫折时葆有严谨与认真,如苏轼一般,实现儒释道的完美合一。随缘自持、超然物外又能活在当下,不停留在书本里的浪漫与虚无,而当积极有为,让不羁的灵魂与现实和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绽尽生命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