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文学院语言文学跨学科发展,提升学生对学术专业的认识,拓宽学生视野,12月23日下午,由文学院主办的“明德·语言文学跨学科高层论坛系列讲座” 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暨上海分会会长刘晓芳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日本学研究的方法论漫谈——以日本文学的经典重读为例”学术报告。
讲座由赵霞副院长主持。讲座伊始,赵霞副院长对刘晓芳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刘教授的学术成就与报告内容做了简单介绍。鼓励师生通过本场讲座得到启发,围绕当下我国日本文学研究所遇到的瓶颈,思考出行之有效的解决良方。
文学院副院长赵霞主持
讲座由人文学科的创新性切入,引入了经典文学作品研究如何能够创新的问题。刘晓芳教授首先开门见山,就当下为何日语文学界的受认可度逐年削弱,做出了深刻地检讨与反思。讲座中,刘晓芳教授旁征博引,基于对文学作品原文的解析,结合自身的研究思考,对松尾芭蕉、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日本著名文学家的作品进行了重读与解构。同时,刘晓芳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在新文科背景下,对于日本经典作品重读的文学性研究方法以及日本文学研究者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等内容。
其后,刘晓芳教授以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为例,向大家展示了文本细读在理解作品和把握作品文学性上的基础性作用。刘教授提出“经典新读式文学细读方法论”,介绍了如《罗生门》《心》《棉被》等诸多名著。并对从中挑选出经典段落,进行了细读、翻译的实际运用,使在场师生受益良多。
刘晓芳教授作报告
在交流互动环节,刘晓芳教授就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作答,为师生从研究角度、方法和思路等方面给予了中肯的建议。本次讲座加深了师生对于日本文学作品经典重读的认识,对于在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考维度。
本场讲座,刘晓芳教授用对比翻译的手法,清晰明了地体现出了文学细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在场师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日本学研究视角,也为同学们今后的论文选题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