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30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日语分会联合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院长/系主任论坛)于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数智引领 聚力创新”为主题,旨在与全国日语学科同仁共商数智时代下日语专业及大学日语教学实践的改革方向,助力高等日语教育在专业优化浪潮中实现创新发展。300余位高等日语教育学界的专家学者、高校领导、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齐聚一堂,探索新时期下日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全体合影
开幕式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外指委”)副主任委员、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修刚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大指委”)副主任委员、日语组组长赵华敏教授,外指委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周异夫教授,外指委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陈多友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彭冬林副总编辑致辞。开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院长赵霞教授主持。
陈海山校长对与会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信大外语学科的建设成果,他希望同与会同仁共同研讨,助推日语学科高质量发展。修刚委员首先对南信大等各方的支持致以诚挚感谢,强调本届论坛汇集知名学者专家,旨在共同探索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日语教育的发展方向,推进日语教育改革创新。赵华敏委员指出人工智能时代下,外语教育理念、方法发生着深刻变化,大学日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希望借本届论坛之机共同思索大学日语的改革思路,推动大学日语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周异夫院长表示新形势下高等日语教育应顺应时代变化,积极求变,在育人育才方面发挥特色作用,期望通过本届论坛为全国日语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方向指引。陈多友会长指出数智技术正在重塑教育形态,这一浪潮下外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日语学科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变革,践行数智融合、协同创新原则,坚守人文底色。彭冬林副总编辑表明本届论坛聚焦数智引领,强调外研社一直以来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构建多样且完善的日语教学体系,努力为全国日语学科教师提供前沿性、综合性的教学服务解决方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修刚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组组长赵华敏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周异夫院长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陈多友会长
外研社彭冬林副总编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赵霞院长
【主旨报告】
会期,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修刚教授、北京大学赵华敏教授、南京大学王海啸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周异夫教授、全国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设计组委员侯仁锋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多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冷丽敏教授等7位专家作主旨报告,对数智时代下日语专业与大学日语的发展路径予以指导。主旨报告环节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霞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徐滔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林敏洁教授主持。
修刚教授
赵华敏教授
王海啸教授
周异夫教授
侯仁锋教授
陈多友教授
冷丽敏教授
赵霞教授
徐滔教授
林敏洁教授
论坛首日,3场专题报告及3场主题论坛相继开展。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陈世华教授受邀主持。
李俄宪教授
陈世华教授
【专题报告】
同济大学胡琪副教授以“数字化转型下基础日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为题,西安外国语大学葛睿教授以“从‘教’到‘学’的跃迁:数智化背景下大学日语课堂生态的重塑探索”为题,北京外国语大学费晓东副教授以“大学日语教育新视野:衔接·融合·全人发展”为题作专题报告。3位专家学者从基础日语课堂、大学日语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表示数智化浪潮下日语课堂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借助智慧教学资源,以日语赋能学生综合发展,培养“语言打底,专业见长”的复合型人才。
胡琪副教授
葛睿教授
费晓东副教授
【主题论坛】
主题论坛一 学科交叉融合驱动人才培养创新: 新文科视域下“日语+ 专业”跨学科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本论坛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邱鸣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刘克华教授、南开大学韩立红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吴玲教授、中山大学杨秀娥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孙成志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吴毓华副教授结合本校“日语+专业”发展特色,分享了高等教育不断变革时代下日语学科改革及建设经验。
主题论坛一
主题论坛二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日语智慧教学模式多维创新的发展路径探索
本论坛由北京理工大学张元卉副教授主持,大连外国语大学刘晓华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晓辉教授、山西大学孙登洲老师、北京科技大学王书玮教授、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甘培瑶副教授、南阳理工学院李银老师介绍了本校日语教学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做出的探索实践,为日语教学注入数智技术新活力。
主题论坛二
主题论坛三 以赛促教:激发高校日语教育活力,培养高素质日语人才
本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运博教授主持,南京大学王奕红教授、辽宁师范大学范业红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成玉峰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田嫄副教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董海艳副教授、广东科技学院王海燕老师基于个人参赛经验及本校日语学科竞赛的整体情况进行分享,表示日语学科师生应积极参与相关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现教学相长。
主题论坛三
【平行论坛】
论坛次日,3场平行论坛同步举行。27位专家学者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大学日语改革、日语科研导向等与高校日语教师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提升息息相关的核心议题展开研讨。
平行论坛一 高校日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本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杨峻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宋丹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刘伟副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徐秀姿副教授、东北林业大学文慧超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孙传玲副教授、江西理工大学刘绍晨副教授、广东理工学院冯青老师介绍了结合学校特长或地区特色开展的日语课堂,表示课程思政应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努力培养国际化、立体化的日语人才。
平行论坛一
平行论坛二 面向未来,特色发展——大学日语教育改革创新
本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毛文伟教授主持,大连外国语大学祁福鼎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陈会林教授、天津理工大学张昭君副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郭玲玲副教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吴娱老师、宜宾学院吴宦熙教授、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马莹妮副教授、荆楚理工学院赵娟利老师围绕本校大学日语课堂的教学实际展开分享,阐述了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时代下大学日语课程应主动求变,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不断赋能。
平行论坛二
平行论坛三 “人工智能+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日语教师科研导向
本论坛由北京大学潘钧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施建军教授、黑龙江大学孙颖教授、苏州大学孙继强教授、江南大学张鹏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文颖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钟勇老师、浙江大学李文超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李文平老师结合数智时代前沿研究方向,分享了新文科背景下日语学科如何结合智能技术,开拓研究领域、更新研究范式。
平行论坛三
【特别专题】
本届论坛期间,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日语部主任助理庞梦溦编辑以“AI时代高校日语教学资源的内容变革与创新实践”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外研社在开发及建设日语数字教材资源体系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效,并表示外研社今后也将持续为日语学科教师在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完善、赛事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智慧服务。
庞梦溦编辑
闭幕式环节由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杜红坡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周异夫教授致辞。周异夫教授表示本届论坛主题先进、内容丰富、层次多样,通过聚焦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与全国不同高校日语同仁的探讨交流,有益于凝结各方智慧,共同推进高等日语教育发展进步。
周异夫院长
杜红坡副社长
教育数智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本届论坛围绕数智时代下日语专业及大学日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展开讨论,为数智时代下日语学科的发展点明方向与路径。未来,外研社将继续顺应数智转型潮流,利用智能技术和数字资源赋能外语教育创新,为日语学科的思政引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师发展等提供有益借鉴,助力高校日语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