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尽染,秋意正浓。11月22日,文学院2025级社科大汉语言文学联陪班的学子踏着深秋的晨光,怀揣着对文学的虔诚,走进南京市江北图书馆定山剧场,赴一场与文学经典的百年之约——朱自清散文《背影》发表主题活动。这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场穿越时光的文学对话,让年轻的心灵与百年经典深情相拥。
剧场内,光影交织成诗。当《浦站新生·百年回响》的影像徐徐展开,那个穿着青布棉袍的背影,那些蹒跚的脚步,那些朱红的橘子,都在光影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当朱自清先生嫡孙朱小涛与朗诵艺术家傅国的声音在剧场回响,那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仿佛穿越百年时光,轻轻叩击着每个人的心扉。这一刻,文学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可触可感的温度,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圆桌论坛上,思想的火花悄然绽放。学者们以“文学IP活化与当代价值”为题,展开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对话。他们娓娓道来,“背影”二字早已超越父爱的范畴,化作一种深沉的文化姿态——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谦逊坚韧,是默默担当的生命哲学。当《“承背影经典·续时代新篇”江北倡议》在会场响起,犹如文脉传承的接力棒,在这一刻传递到年轻一代手中。
随后,师生们漫步在浦口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秋阳透过梧桐的缝隙,在百年站台上洒下斑驳光影。脚踏青石板,目及旧雨廊,仿佛看见那个蹒跚的背影正在时光深处缓缓移动。文学场景从书页走进现实,历史在砖瓦间低语,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经典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始终活在每一个与之相遇的心灵里。
归途已至,余韵未绝。这场秋日里的文学之旅,让学子们深刻领悟:百年《背影》,映照的不仅是父爱如山,更是一种永恒的文化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文学院学子,我们既是经典的阅读者,更应是文脉的守护者。让我们以青春为笔,以时代为墨,在文学的长河中续写新的篇章,让经典的光芒永远照亮前行的路。


